代表建议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倍增
全国人大代表张翼建议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倍增
一、建议背景
在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院长张翼提出了一项关于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的重要建议。他建议自“十五五”规划开始的未来十年内,使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实现倍增。
二、建议内容
倍增目标:
- 张翼代表建议,在2025年至2035年的十年间,通过逐年增长的方式,使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实现倍增。他提出,如果每年将居民养老保险的基础养老金部分的每月领取待遇标准提高30元,那么到2035年,我国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部分领取标准将增加到每月近500元。
实施步骤:
- 张翼代表建议,从2025年开始,每年将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30元。这一增长幅度既考虑了物价上涨因素,也考虑了国家财政的承受能力。
财政分担:
- 为保证倍增计划的实施,张翼代表建议,在财政运作方式上,中西部地区每年提升所需要的资金主要由中央政府承担,而在东部地区,则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各承担50%。
三、建议理由
城乡差距显著:
- 目前,我国城镇职工退休人员的月均养老金高达3500元左右,而全国1.78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领取者,月均养老金仅为223元左右。这种巨大的差距拉大了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也凸显了尽快提升城乡居民养老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保障基本生活:
- 对于农村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而言,每月仅200多元的养老金难以保障其基本生活。通过倍增基础养老金,可以有效缓解农村老年人的生活压力,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促进内需增长:
- 通过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可以增加老年人的消费能力,从而拉动内需,促进国内大循环的正常进行。这对于当前的经济形势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减轻子女负担:
-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日益突出。提高基础养老金可以减轻子女的养老压力,使他们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去。
四、建议影响
改善民生:
- 张翼代表的建议如果得以实施,将极大地改善城乡居民的养老待遇,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促进公平:
- 通过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可以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养老保障差距,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
推动发展:
- 提高基础养老金不仅是一项民生工程,也是一项发展工程。它有助于激发老年人的消费潜力,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五、总结
张翼代表提出的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倍增建议,是一项具有前瞻性和现实意义的重要建议。它不仅关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关乎社会的和谐稳定与持续发展。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高度重视这一建议,并尽快采取措施加以实施。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